19歲男孩的創業故事
這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19歲的男孩,他白天在一家服裝店賣衣服,工資大約每月將近2000元。在大連這樣的城市,生活成本相對較高,這點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溫飽,讓他感到十分無奈。為了改善收入,他選擇在下班後到工業區擺攤賣碟片,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個星期左右,但他卻告訴我自己不想再做下去了。
我詢問他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告訴我,每天大約能賣出7到8本碟片,每本售價8元。這樣算來,總收入大約是64元,去掉32元的成本,以及10元的保護費後,他的淨收入僅剩20多元。回到家還要打的,根本沒剩多少錢。他感到生意不好做,收入一直維持在20多元,讓他心灰意冷。若是其他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或許也會選擇放棄。
除了收入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他面對的競爭對手。這位賣碟片的對手已經經營了很久,擁有穩定的客戶群,而他才剛開始,無法與對方競爭。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鼓勵他不要輕言放棄,並告訴他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他先試試看。我提議他把每位購買碟片的顧客電話記錄下來,告訴他們若有新碟片會第一時間通知,並且提供舊碟片可以以優惠價格換新碟的服務。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因為喜歡看碟的顧客大多都熱衷於新上映的電影和電視劇,因此他開始每天記錄顧客的聯絡方式,經過10天的努力,他的顧客名單已經累積到了80人左右。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名單數量不斷增加,最終在30天內他記錄的顧客數量已接近240人。他開始以短信的方式通知顧客,告知他們新碟片的到貨時間,這樣的做法讓他的收入有了顯著提升。
如今,他的每日收入從最初的20多元,提升到最低可達100多元。如果他持續這樣做下去,顧客名單將不斷增長,收入也將隨之成倍增長。其實,在這個故事中,還有許多其他的經營策略和方法可以探索。對於任何事情,找到合適的方式和方法至關重要。有時候,簡單的思路轉換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改變,這也讓他重新找回了對生意的信心。
案例解析
這個案例雖然是針對賣碟片的經驗,但其背後蘊含的思維卻值得我們深思。如今賣碟片的方式已經不再流行,但這種利用數據庫和顧客後端服務跟蹤的概念,卻適用於許多行業。關鍵在於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為他們提供便利,解決他們的需求。這也是許多成功商業模式的核心所在。無論你是經營哪個行業,了解顧客的需求並針對性地提供服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簡單來說,這位男孩的故事告訴我們,創業的路上不乏挑戰,但只要能靈活應對,善用資源,便能找到突破的契機。每一位創業者都可以從中汲取靈感,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探索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