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名師南方推廣故事
某位來自北京的國畫名師,在北方有較高知名度,但在南方知名度不高。09年初來南方宣傳時,找到了我們,希望通過短平快的方式建立影響力及知名度,並打開書畫市場。經過分析,我們認為,想為國畫大師打響品牌知名度,可以採取「高屋建瓴」、自上而下的方式,尋找市場切入點。
於是,我們找到了省政府的某位前省長,想方設法通過一種高姿態、大立意的項目名義,來打動他,進而獲得他的支持。那時,正值512汶川地震周年紀念。於是,我們提出:發起第二輪赈災募捐活動,實行書畫義賣。這位前省長非常支持這種利國利民的善舉,於是出面聯繫到某市政協。該政協也十分支持這樣的活動。
接下來,我們陪同國畫大師來到了該市政協,雙方共同商定了本次義賣活動的細節,並聯繫到葉劍英基金會協同主辦。同時,政協出面安排到了其下屬的一個2000平方米的書畫展廳,展廳的工作人員都被借調來參加本次展會,提供服務及「促銷」工作。政協出面聯繫好了當地的報紙、電視台等新聞媒體,以確保活動的廣泛宣傳。
4月15日書畫義賣展會如期開始,計劃持續6天。下午3點鐘正式開始,有700餘人出席了書畫展會。場面非常熱鬧,政商各界知名人士都出面捧場,主要是商界的企業家、老板。在這日下午的活動中,剪彩儀式、展廳介紹等環節都比較順利。直到下午5點鐘左右時,人們陸續散去,但是卻沒有賣出一幅畫,似乎每個人都是來「湊熱鬧」的。
作為一次義賣活動,如果沒有成交,那將是非常失敗的。作為國畫大師的首次南方之行,如果沒有獲得較高的市場認同,那也將是非常失敗的。到了第二天,整個展廳是空空如也——同前一天一樣,一張畫也沒有賣掉。這次活動似乎要以「雷聲大雨點小」來收場了……這種情況實際是很多書畫展會的通病,叫好不叫座;收穫社會效應的同時,很難形成經濟效應——但是,我們不會。我們精心設計了與眾不同的促銷模式,好戲在後頭。
我們並沒有像傳統書畫展會一樣「等待」參展人們的「自動購買」,而是隨後採取了一系列的追售手段,從第三天開始,全盤的促銷攻勢正式展開。第一步魚餌設計。我們請圖畫大師每天200幅畫,作為「贈送作品」。然後給第一天出席的700多位企業家打電話,說:「您很幸運被我們抽中,我們老師的畫作每幅市場價格都是2萬元以上,而您將免費獲贈。所以,請您注意領取時間:第3天下午10點……」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我們把17、18、19這三天按時間段分隔,每天從早上8點到12點,作為一個時間段;下午2點30分到5點30分作為一個時間段,採取「贈品誘餌」的方式,邀請企業家們在不同的時間段到展館來。這樣可以輕鬆地把第一天來的700多人進行分流,平均分配到後面這幾天裡,既可以讓展廳每天都顯得人氣旺盛,又便於工作人員分頭跟進促銷。
第二步多重促銷,從第三天起,企業家們陸續回到展館。他們首先到前台簽到;然後,由工作人員帶著他們參觀展館,先從那些最貴的、價格在50萬以上的畫作看起,一幅幅瀏覽過去——盡量讓他逗留一個小時以上。在這1個小時裡,工作人員會對畫家的畫法、已收藏畫作的名人情況等,做一番全面的介紹,進而開始「促銷」。
首先,工作人員會問他:「您願意買一幅收藏嗎?」經過前面的介紹,三分之一的人會購買。但有三分之二的人屬於「可買可不買」的心理,所以會猶豫。這時,工作人員會說:「您可能不想自己買一幅,放在家中作為收藏;只是,作為一次公益活動,除了個人需要外,您還可以買二幅畫的。一幅畫送給政協,以表示對政府工作的支持。我們國畫大師會幫您提字,以表示是以您的名義贈送的。另一幅畫,贈給汶川。不但會獲得老師的親筆提名,還會有機會跟老師一起合影;此外,您還將收到政協送給您的一封感謝信,作為對您支持公益事業的感謝……」
這一番話術下來,那三分之二的人也基本上都掏錢買了2幅。甚至還有的人本來沒有想給自己買一幅留作收藏,後來轉念一想:自己都捐了兩幅,乾脆自己也買一幅收藏算了。接下來,我們又鼓勵企業家們再買多一幅,送給自己的朋友,以國畫大師的親筆提名的形式,以彰顯對朋友之誼的看重。這就是我們「以一帶三」的追售模式:一幅送自己、一幅送政協、一幅送汶川、一幅送朋友。
同時,別忘記,我們還有一個「賣點」,是「免費贈畫」。圖畫大師現場將畫贈給某企業家,並注上「**人惠存」,之後還僅是「裸畫」,即沒有裱框的畫。因此,我們跟企業家說:請捐500塊裱裝費,算是對災區的支持。所以,每次到場的200人,其成交率都是100%。這裡面,我們還使用了一個小技巧。我們跟那些捐了裱裝費的人說:由於裱畫需要時間,所以,請您明天來取。這樣就使我們的展廳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流,人氣十足。
此外,還將贈送給出席的嘉賓「優惠購畫券」,使用本券購畫時,一律可以5折購畫,而且是「買一贈一」,即2萬元標注的作品,僅需掏1萬,同時還獲得另一件價值2萬的作品。並且,如果轉介紹朋友過來,那麼這些被推薦來的人,都有機會抽獎,有免費獲贈畫作的機會。凡是買畫的人,我們都把其公司名、姓名寫到展廳最醒目的光榮榜上,以示表彰。